规培首页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简章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简章
报名截止:25 年 08 月 09 日

 

👇👇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规培经验帖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2025年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啦!

忠诚  敬业  厚德  创新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是以骨科、烧伤为龙头学科的战创(烧)伤学科体系,培育了以创(烧)伤、急救和危重症救治三大方向为主的救治特色,形成了一条集战现场急救、专科治疗、愈后康复、功能重建为内容的全流程战创伤救治链条。拥有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军军事训练伤防治研究中心,同时设有全军骨科研究所、全军烧伤研究所、全军战创伤救治与康复培训基地、全军创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中国蛇伤诊疗华北研究中心等重要平台。

 

中心学科建设特色鲜明、实力雄厚。骨科、烧伤整形两个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专科、国家创新团队、北京市重点学科、全军重中之重专科。两个医学部连续多年在中国医院复旦排行榜中保持前三绝对优势,骨科医学部运动医学在排行榜上位列第七,麻醉、急诊、口腔、皮肤、老年医学、放射诊断等骨干学科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中心人才队伍积淀深厚,群英荟萃。先后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专业技术一级教授7名,目前拥有高级职称专家140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00余人次,1个团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人获评国家杰出青年,1人获评国家优秀青年,10余人次在国家级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50余人次先后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高层次荣誉,20余人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军领军人才等重要人才建设方阵国家、军队和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4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7项。

中心教学培训质效双优,成果卓然。中心每年平均接收实习200余人、进修生200余、研究生120余人,现有口腔全科、康复医学科2个北京市住培专业基地,与第一医学中心共同申报的“跨中心融合式培养”骨科专业基地,近3年培育规培生20余人,2024 年结业考核通过率为 100%。

 

01
三大基地简介
 
 
骨科专业基地
 

骨科专业基地成立于2024年,是首批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专业基地之一。骨科医学部作为骨科专业基地的培训主体单位,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全国唯一的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军军事训练伤防治研究中心、MAKO骨科机器人亚太临床培训中心,连续5年稳居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骨外科学)排行榜前三名,并于2019年荣获“双榜第一”。

目前开展病区26个,床位1089张,年手术量3万余台,年门急诊量90余万人次。下设7个亚专科(创伤、脊柱、关节、运医、显微外科、骨肿瘤、康复与转化医学),以及1个骨科研究所。通过与解放军总医院儿科医学部联合进行儿童骨科规培。从而保证了每位规培生均能获得全面的临床与科研能力培养,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现有医疗系列人员34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高职58人,副高职143人,博士学位194人,硕士学位90人;博导24人,硕导30人。获何梁何利、军队领军人才、国家万人领军、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青、国防卓青、国家优青、军队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49人次。担任国际主席/国际执委5人次,兼职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专科分委会主任委员24人次。规培生带教师资156人,涵盖了所有亚专科。雄厚的师资力量能够充分保障学员的高质量临床与科研教学。

教学模式:构建了“全国级-骨科学部级-亚专科级”的三级教学体系,覆盖了理论教学、技能操作、手术观摩、前沿热点等。全国级教学活动,包括“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手术直播月”、“解放军总医院运动医学大会”、“全国骨显微外科联盟线上继续教育活动”等年度品牌会议。骨科医学部级教学活动,采取“线
+线下”融合模式,每周末举办教学大查房,7个亚专科每周分别举行医疗大查房。亚专科级教学活动,每周举行临床小讲课、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技能操作方面,还设有关节镜模拟器培训、石膏固定、workshop模拟手术、物理查体等系列教学活动,保障了规培生的理论、操作、手术技能的标准化、同质化教学。

教学设施:骨科医学部现拥有Mako关节置换机器人、创伤机器人、脊柱机器人、术中导航系统、术中CT等,各类进口OSI脊柱翻身床、全透视碳纤维手术床、牵引床等,以及进口手术显微镜、脊柱动力系统、4K高清关节镜、关节镜培训模拟器等国际顶级设备,全面保障了精准医疗和前沿技术的开展,保障了规培生临床手术教学的国际化水平。

口腔全科专业基地
 

口腔全科专业基地共设立三个病区,目前在运行两个病区,第三病区预计25年下半年正式开诊,椅位规模数50台,现开展32台,医护人员70余人,教学力量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7名、副研究员1名、主治医师24名,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占50%以上,其中博导1名、硕导3名,累计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1名,医生硕士学历比例占80%以上。住院规范化培训总容量为21人,自专业基地招生起共结业15人,结业考核通过15人,通过率100%。

科研方面:主持国家、军队及北京市等1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第一及通讯作者),参编专著6部,以第一发明人获得10项发明专利授权,其中包括4项国际专利。

临床方面:在口腔疑难疾病联合治疗、穿颧种植、口腔全麻治疗、孕期口腔保健、笑气舒适化治疗、烧伤引起的小开口度患者口腔治疗等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在军内和国内具有特色的口腔全科体系。教学方面口腔全科专业基地成立以来,形成专业的授课团队、督导团队,制定系统的培训大纲,施行三导师制带教模式,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理论讲授、临床操作演示、情景演练等),组织严格的培训考核,同时根据临床的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内容。

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
 

康复医学基地成立于2019年,是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卫勤工作于一体的数智化综合康复诊疗中心。基地现有带教师资127名,责任导师51名,其中高级职称57人,博士52人,能够充分保障住培医师临床教学及临床科研需求。近三年,康复专业住培结业理论考核首次考核通过率100%。 

科室拥有丰富康复专业知识和大量临床康复经验,一系列创新标志性技术及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案,实施同质化、精准化、个性化的康复救治理念,科室在国内最早搭建信息化康复智能管理平台,拥有多台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评估及治疗设备,积极发展军地两用的骨科与运动损伤实用新型康复评估和训练技术,不仅承接全军部队官兵的各类军事训练伤康复任务,同时负责各科患者的康复治疗,科室学科布局优化、康复设备齐全,科室设置独立的康复门诊、康复治疗大厅(包括康复评定室、物理因子治疗室、PT治疗室、OT治疗室、ST治疗室等)、康复病房、骨密度检查室。

现拥有意大利Tecnobody平衡功能评估与训练系统、德国TERGUMED脊柱评估治疗系统挪威REDCORD工作站、美国IDD脊柱治疗系统、Compass蹬踏训练器、双光能 X线骨密度检测仪(DXA),上下肢康复机器人、认知康复诊疗系统、手功能训练器、四肢联动训练器、多关节等速训练仪、电动起立床、冲击波、磁热振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微波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表面肌电仪、平衡功能评估与训练系统等完善的康复理疗设备。

 

02
学员待遇保障
 
 

 

(一)基本劳动报酬(工资、保险及公积金)

社会人:本科学历3697.34元/月、硕士研究生学历4444.84元/月、博士研究生5128.67元/月缴纳五险一金

单位人:由原单位发放。

(二)培训基地层面绩效

生活补: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者按照2000元/人/月的标准发放;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者按照第一年3000元/人/月、第二年4000元/人/月、第三年5000元/人/月的标准发放。

(三)专业基地层面绩效

按照同工同酬标准,所有住院医师绩效均参照中心同水平聘用人员标准计算。

(四)住宿补贴

提供免费住宿,或对不住宿学员发放1000元/月住宿补贴。

(五)节假补贴、夜班费

按照同工同酬标准,所有住院医师节假补贴、夜班费均参照中心同水平聘用人员标准计算。

(六)伙食补助

参照聘用人员统一实行自主餐食保障,早午晚个人费用1、3、1元,其余由中心补贴。

)两个同等对待政策

中心已严格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同等对待”的相关要求。

03
招录对象和计划
 
 

 

招录对象应为拟在北京地区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全日制医学专业(临床、口腔)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或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医师资格证书》,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包括委托培训人员和自主培训人员。

招录时间拟定20257-8月,招录计划详见北京市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系统(网址:https://bjzyy.wsglw.net),请及时关注。

初步招录计划,以7月实际招录数量为准

专业基地
本单位人
外单位人
社会人
专硕
合计
骨科
4
4
4
25
37
康复医学科
0
1
2
0
3
口腔全科
1
2
6
0
9

联系方式

住培管理办公室:刘老师,010-66848309/17824909429(微信同)。

 

10万+规培生都在关注的公众号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规培信息汇总
全部评论
最热
最新
暂无数据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