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基地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原空军总医院、原航空医学研究所等单位调整组建,地处北京市阜成路28号、30号。占地面积420亩,建筑总面积71.3万平方米。中心共有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13个全军临床重点专科和医学专科(专病)中心、26个专业实验室,科研医疗设备总价值约15亿元。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空军高层次人才55名,技术3级以上专家10名,任军地学术团体副主委以上职务34名,研究生导师183名。
2014年,基地获批成为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现拥有10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普通外科2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注册师资500余人。
二、待遇保障
01
薪资
中心根据住院医师人员类别、学历、年资、工作情况等发放薪资,具体标准如下:
1. 落实“同工同酬”有关要求,实行量化考评,发放夜班费,年收入可达12-20万元(含五险一金);
2. 单位人基本工资及五险一金由人事所在单位承担;
3. 全科医学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3个紧缺专业额外享受紧缺专业补助,补助标准为1.2万元/年。
02
生活保障
1. 住宿保障:中心提供免费学员宿舍,免水电费,宿舍设置健身房、洗衣房、学习室等生活保障设施;
2. 交通保障:中心提供免费班车;
3. 伙食保障:与中心聘用人员享有同等伙食补助。
03
其他保障
1. 配发工作服及胸牌,配备保障餐厅、中心花园、健步道等生活设施;
2. 图书馆、技能中心、四生学习室对住培医师免费开放;
3. 中心每年组织免费体检。
食宿环境▼
技能训练中心▼
三、培训质量
1. 落实“双导师”制。带教老师和责任导师提供全周期全方面指导,多名住培医师在培期间发表高质量SCI论文、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
2. 通过率高。2025年中心11个专业基地总通过率100%;
3. 学历晋升。可报考空军军医大学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
4. 培训活动。中心开展各类教学培训活动,如“强基起航”学术活动、典型病例分析、病例汇报大赛、教学查房评比、专业技能培训等,为住培医师提供医疗、科研等实践机会;
5. 文体活动。中心平均每月组织1次文体活动,丰富住培医师生活,如趣味运动会、故事讲述、图书分享会等;
6. 落实“两个同等对待”有关政策。面向社会招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培训对象培训合格当年在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在招聘、派遣、落户等方面,按当年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对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四、招生计划
中心现有10个国家专业基地:内科、外科、全科、皮肤科、口腔全科、麻醉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耳鼻咽喉科、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2个北京市专业基地:住院药师、检验医学科(技)专业基地,招收自主培训人员(社会人)及委托培训人员(单位人)。
五、报名条件
培训对象应为拟在北京地区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全日制医学专业(包括临床、口腔、中医,下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或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医师资格证书》,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分为以下两类人员:
01
委托培训人员
已与在京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就业单位)签订聘用或劳动合同的人员,其中2025年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均应今年参加培训;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医师资格证书》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由就业单位酌情选派参加培训。2012年及以后毕业,按照规定应参加培训至今尚未参加的往届委托培训人员原则上不予招收。
委托培训人员中就业单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仅限填报全科、检验医学科、放射科和超声医学科,口腔专业毕业生仅限填报口腔全科,中医专业(含中西医结合)毕业生仅限填报中医全科。
02
自主培训人员
为全国各地(含港澳台)、所有未与京内外就业单位签订聘用或劳动合同、拟在北京地区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全日制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其中2024年12月31日以前毕业的毕业生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仅限报名全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急需紧缺专业;具有医学专业成人教育本科学历的自主培训人员应当具有全日制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并已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自主培训人员不包括全日制在校研究生。
六、报名时间及流程
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工作按照网上报名、报名资格审核、考核与录取、报到与签订协议、培训年限复核等程序进行。
01
报名
采取网上报名方式,包括首次报名和二次补报。报名者应于7月15日8时至7月21日24时,登陆“北京市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系统”(网址:https:// bjzyy.wsglw.net)首页,进行注册并认真阅读使用说明,填写个人信息,浏览培训基地信息。委托培训人员和自主培训人员分别按照各培训专业的委托培训人员和自主培训人员招收计划完成首次报名。
首次报名未被录取者需参加二次补报。报名者应于8月13日8时-8月14日15时按照网站公布的补录计划完成二次补报。二次补报人员可填报两个志愿,填报方式同首次报名。中医专业不参加二次补报。
02
报名资格审核
1.委托培训人员的就业单位网上审核,审核时间:7月16日-7月22日。
2.委托培训人员的就业单位所在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下同)网上审核,审核时间:7月16日-7月22日。
3.市卫生健康委网上审核,审核时间:7月23日-7月25日。
委托培训人员就业单位为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单位(不包括区属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审核后由市卫生健康委直接审核;其他委托培训人员就业单位审核后经所在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后再由市卫生健康委审核。
4.自主培训人员在个人报名完成后,直接按报名时间先后分批次进行资格审核,7月25日前将完成自主培训人员的报名资格审核。请所有报名者及时登录招收网站查询审核结果,待市卫生健康委审核后打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申请表》一份,申请表需报名者本人签字。
03
考核与录取
报名资格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考核录取阶段。考核录取工作由培训基地组织进行,考核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采用现场或网络远程形式进行。
采取网络远程形式考核时,报名者按专业基地要求提前准备好考试环境、软硬件设备等。
中心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录取。
录取时间如下:
1.首次报名
第一志愿录取时间:7月28日-8月2日
第二志愿录取时间:8月3日-8月6日
第三志愿录取时间:8月7日-8月8日
2.二次补报(首次报名未录满的培训基地适用)
第一志愿录取时间:8月15日-8月16日
第二志愿录取时间:8月15日-8月16日
3.调剂
市卫生健康委于8月18日对二次补报仍未被录取且同意调剂的委托培训人员身份的报名者和同意调剂至全科的自主培训人员身份的报名者予以调剂,并公布录取结果。
04
报到
9月1日前安排招收的全部2025级住院医师到基地报到。
七、联系方式
(一)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28号航医大厦619室
(二)联系方式
教学培训办公室:
白老师、武老师 010-66927612
谢老师 010-66927738
内科专业基地:付老师18618228121
外科专业基地:王老师15652059788
全科专业基地:武老师13641000004
皮肤科专业基地:白老师18210233234
口腔全科专业基地:李老师13466791770
麻醉科专业基地:郑老师 13439499291
放射科专业基地:张老师 15101676291
超声医学科专业基地:杨老师13511089499
耳鼻咽喉科专业基地:邓老师15652902910
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李老师13910010479
检验医学科(技)专业基地:董老师13683383994
住院药师专业基地:刘老师15810601180
八、各专业基地简介
01
全科专业基地
全科专业基地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承担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全科诊疗、教学和科研任务。全科医学科具有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3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各1名,是空军军医大学、中国医科大等院校的硕、博士培养点。其师资承担北京市和军队科研课题10余项,每年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全科医学科设置教学门诊,收容量、门急诊量均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病种要求。
协同单位:万寿路社区服务中心始建于1959年,属北京市首批医保定点医疗单位,隶属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委、卫生健康委。有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8人。设全科、中医科、口腔科、针灸推拿科、康复理疗科、社区科、预防保健科、精防科及儿童早教门诊、糖尿病干预门诊、心理咨询室等专业科室及特色门诊,年门急诊人次达到33万,日最高门诊人次2004人。
全科专业基地师资热衷教学,注重核心胜任力及独立诊疗能力培养,以“从身到心、从院到家”的服务理念,培养有温度、有能力的全科医师。2023年在培医师先后参加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2023年“最佳实践杯”全科医师诊疗反思案例大赛及第六届“UpToDate临床顾问临床思维案例大赛”,分别获“精选实践案例”及“优秀临床案例”的好成绩。2024年代表北京市参加“京津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大赛”取得优胜奖。
02
内科专业基地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内科专业基地系全国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实际展开床位500余张,年门诊量逾28万人次。基地下设11个亚专科,建有国家卫健委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培基地、国家胶囊内镜研究中心临床培训基地等7个国家级/军队级平台,其中蓝天胸痛中心、全军小肠疾病内镜诊疗中心、全军半相合骨髓移植中心及全军肿瘤放疗中心诊疗水平居于行业前列。在糖尿病足综合治疗、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疑难重症风湿病诊治、血液透析通路精准建立与维护等领域形成显著技术优势。
基地师资团队实力雄厚,现有带教医师百余名,80%以上具备硕士、博士学历,高级职称占比40%,拥有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及空军级专家2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25人。承担国家、军队、北京市等各类临床、教学、科研课题数十项。
秉承“住院医师六大核心胜任力”培养理念,内科专业基地在指导医师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基础上,注重提升住院医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同时强调职业素养、领导力等多维度的培养和塑造,并为优秀的住院医师提供多元化学习交流的机会,全面拓宽视野。近年来结业考核通过率多次达到100%。2024年内科专业基地招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占比60%。
诚邀胸怀医学理想、恪守职业担当的青年医师加入,共筑卓越医疗未来。
联系人:付老师
联系方式(手机号/微信号):18618228121
03
外科专业基地
外科专业基地拥有普通外科、肝胆外科、骨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心脏外科、烧伤整形科、重症医学科等9个科室。目前具有外科专业基地、科室教学主任、教学秘书三级管理架构专职负责教学培训。现有师资93名,其中高级职称37名、中级职称56名,总床位462张,年门急诊量30万余人次,年收容量1.2万人。外科专业基地各学科特色鲜明,其中骨科、胸外科、普通外科作为空军临床重点专科,已逐渐形成成熟的亚专业分组,骨科治愈放飞全国首例颈椎病术后歼击机飞行员,胸外科完成北京市首例3D打印胸壁重建手术等,特色技术鲜明。普通外科为全国首批普外专培基地,病例病种全面、泌尿外科更是全军泌尿疾病微创诊疗中心。
近年来,依托健全的医疗设备体系,微创化、全面化的发展思路既使得外科医疗质量不断攀升,也丰富了住院医师的学习内容。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注重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实际操作能力及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因材施教,提高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多名学员发表SCI、中文核心论文,2023年在培医师在北京市外科专业住院医师病例汇报大赛分别获二等奖、优秀奖,2024年在北京市住院医师腔镜手术比赛中获得团体亚军,个人单项亚军2项的优异成绩。外科基地依托技能中心常规开展腔镜技能培训、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技能培训等高水平外科培训活动,使得在培学员的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发展,近年来结业考核技能通过率100%,毕业学员留院率高,欢迎各位有志青年的加入。
04
皮肤科专业基地
皮肤科是全军皮肤性病专科中心、全军皮肤病研究所、国家药品临床实验基地、国家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2022年首批军队临床重点专科、博士后工作站。各类技术人员200余人,在职军人医师全部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有国外留学经历者占40%以上。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50余人。展开床位66张,日均门诊3000余人,年收治病人2200余人次。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防治、银屑病防治、白癜风临床研究、化妆品、皮肤激光美容、皮肤影像等领域具备独特的专科特色,在国内外专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我科于2006年通过北京市皮肤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2014年通过国家皮肤专业住培基地认定,是军队最早申请并获批北京市皮肤住培基地的8个二级学科之一。基地获批容量22人,现有师资50余人,形成了一支专业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在医学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领域肩负着重要使命,为军地输送皮肤医学人才。我科曾多次获院级优秀住培基地。近三年,我科住培结业考核通过率100%。多名师生获优秀教师称号、优秀住培生称号。多名住培医师在培期间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
科室注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累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26项、军队重点项目17项、省部级课题12项。项目涵盖皮肤疾病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以及转化医学等多个领域,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百余篇。科室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及三等奖10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及三等奖3项,获批发明专利26项,主编专著31部,主持制定专家共识16项,团体标准8项。我科除责任导师、临床带教老师外,另配有一对一的科研带教老师,多名住培医师在培期间发表高质量SCI论著。
欢迎各位同学的到来,在学习的旅程中,让我们携手共进。
05
口腔全科专业基地
口腔科是北京市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首批军队临床重点专科,是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全科及口腔修复专科联盟单位,与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共建合作,建有赵铱民院士及多个专家团队工作站。
口腔全科基地专业齐全,门诊开设牙科综合治疗椅50台(2025年6月扩至103台)、5间门诊手术室(含2间数字化手术室),口腔面外科病区现有病床6张。基地建有先进的数字化诊疗及教学平台,配备数台口扫、面扫、仓扫电子面弓、3D打印机、种植导航及种植机器人等数字化设备,同时配有显微镜、激光、内窥镜、笑气等先进设备。3年内开展重大、一般和常规临床新技术新业务15项,年门诊量近9万余人次,病例病种数远超标准数量。
基地师资雄厚,高级职称占比超45%,博士学历占带教师资60%以上,研究生导师8名,联合空军军医大学等多所院校招生,担任国家及省部级学会副主委以上师资4人次,20余人次有学术任职。基地培训规范有特色,成绩优异,连续多年结业考核通过率达到100%。
06
麻醉科专业基地
麻醉专业基地为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认证基地,年麻醉量2万余例,共拥有手术间27间,各类手术麻醉方式齐全,麻醉设备处于国内一流水平。目前拥有临床带教老师22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7人,博士8人。专业基地是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培养单位,近年来累计培养规培医师80余人,为每名住院医师配备“双导师”,理论实操两手抓。严谨的教学作风与务实的工作态度,共同培养出“善学研、勤思练、知敬畏”的麻醉医师,连续三年麻醉专业基地结业考试通过率100%,2024年在培医师先后参加京津冀麻醉医学云平台云文会、云查房,2024毕业后医学教育论坛,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年会、北京市麻醉学住院医师论坛,获一等奖、三等奖等优秀成绩,连续两年获得短视频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07
放射科专业基地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放射科专业基地是国家和北京市首批放射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累计培养住院医师80余名。科室始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国内一流大型影像中心,同时也是空军军医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多家国内一流院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近年来科室承担国家、军队和北京市级科研课题10 余项,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其中SCI 论文数十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三等奖6项。
专业基地学科亚专科设置齐全,包括:普通放射、CT、MR和介入放射等;医疗设备高端齐全,拥有3.0T、1.5TMR、能谱CT、双源CT、640层CT、DSA、DR、乳腺钼靶机、数字胃肠机等,全部实现数字化,并配备完善的PACS 系统。基地教学理念先进,基地主任是科室学科带头人,为国家住培基地评估专家,参与国家和北京市住培基地考试题库的编写和国家住培基地评估标准的修订。基地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以10名高级职称专家为核心的高层次教学团队,80%以上师资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始终秉持从基本功养成和临床实际出发的教学培训理念,全面磨练和提升素质与能力,力争培养拥有综合影像诊断技能的医疗骨干人才,放射科专业基地实行“一对一”的导师培养制度和“分层递进”的个体化教学模式,拥有教学阅片、英文早读片、疑难病例讨论、理论讲课、技能培养和科研思维培养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并指导在培学员参与多部专著的编纂和翻译等工作。近年来基地结业考核通过率为100%,毕业学员陆续在工作医院成为业务骨干和重点培养对象。
08
超声医学科专业基地
超声医学科专业基地已有17年规培管理和带教经验,亚专业设置全面,涵盖腹部与介入、心血管、妇产、浅表与肌骨、重症超声等,业务范围广泛、仪器设备先进,基地现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2人,人才梯队合理,带教师资经验丰富,拥有完善的示教设施,具有“经食道超声、妇产超声”模型等现代化教具,拥有充分的实践机会及丰富多彩的各类教学活动,已培养合格临床住院医师60余名,2021年获评中心“优秀住培基地”。科室为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以及博士后工作站,承担多层次医教研任务,现有博士、硕士生导师5名,是空军军医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河北北方学院等院校的硕士、博士培养点。
09
耳鼻咽喉科专业基地
耳鼻咽喉专业基地为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地具有国内权威的眩晕疾病诊疗专家团队、配备国内最齐全的眩晕疾病诊疗设备,拥有国际领先、国内唯一的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是保障飞行安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眩晕疾病诊疗一站式权威机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亚专科师资力量雄厚、技术精湛、硬件配套齐全、国内先进,包括空军级专家在内的高水平师资力量超过80%,科室承担国家级、全军重大、重点项目超20项,制定国家级职业航空病诊断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15部,科研经费近亿元,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项10余项,是解放军医学院、空军军医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院校的硕士、博士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
基地培训注重学员临床思维和临床实操能力、注重核心胜任力,每周安排小讲课,扎实理论知识、学习学科前沿;每两周举行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规范化各类疾病的诊疗过程;每周一、三全科讲课和文献汇报,集中学习更新知识。不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比赛,以考代练,实境操作。基地考核通过率连续多年均为100%。科室为每一位规培学员用心铺设良好学习环境及发展规划,表现优秀的毕业学员结业后,符合条件者可优先招聘录用。
10
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
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为国家首批住培基地。具有健全的常规病理技术室、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室、病理档案室、细胞学室、分子病理室等,各系统组织病理标本齐全,在诊断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基地还具有皮肤病理及细胞学特色亚专科,在国内享有盛誉。中心年组织样本量约3.2万例,细胞学样本约2.2万例,丰富的病例类型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保障。专业基地高度重视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是中国医科大学的硕士培养点。
目前基地拥有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1名,北京市科技新星1名,科室人员现学术任职于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细胞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委、青年委员;担任国家及北京市宫颈细胞学质控专家。近年来,诊断了一系列罕见疑难疾病,其中部分罕见病例收录于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发表于国内外期刊。科室骨干具有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医三院等知名医院进修经历,2人有出国访学经历。曾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近3年科室承担军队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科室近5年发表SCI论文7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6分;参编专著2部,参编指南1份,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目前科室开展的项目包括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和分子病理诊断,已初步建立了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相结合的综合诊断平台。科室仪器设备总价值近千万元,包括高通量测序系统、HE染色封片一体机、全自动免疫组化处理系统与宫颈细胞学AI辅助诊断系统等先进设备。
重视教学工作,每天早读片,每周三开展教学阅片或教学病例讨论,每周五科室小讲课。学员入基地后进行一对一导师制培养,多头显微镜带教、科研组会、强基起航等学术活动丰富多彩。学员多次投稿并首次参加全国病理年会、全国细胞学年会、北京市病理读片会、北京市淋巴瘤MDT等各类学术会议,聘请国内及国际知名病理专家作为带教专家指导学员。
11
临床检验科(技)专业基地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临床检验科,现有面积约2200平方米,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辅助诊断实验室。科室设置了临检组、生化组、免疫组、分子组、微生物组、门急诊组、北区组等7个专业组。科室配置的仪器主要有全自动血液分析流水线、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尿液分析仪流水线、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流水线,全自动酶联免疫工作站、生化免疫一体机、特种蛋白分析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PCR仪、全自动细菌培养系统、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等设备。开展了血细胞分析、凝血系统分析、肝肾功能生化分析、感染标志物检测、特种蛋白测定、肿瘤标志物检测、病原微生物鉴定、激素测定、基因检测等项目近400项。科室于2023年11月正式通过了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三年来,科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军队科研重大专项课题等24项,总经费3000余万元;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在《Nature Comunication》和《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9部。
临床检验科现有工作人员63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技师2人,有博士5人,硕士10人,人才梯队合理,带教师资经验丰富,同时基地为硕、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承担了多家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工作。
12
住院药师专业基地
住院药师专业基地为北京市首批认定住培药师培训基地,现有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16名,带教师资20名,其中博士5名,硕士8名。带教师资人才梯队合理,经验丰富,基地硬件配备齐全,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住院药师及研究生。培训期间我基地从合理用药、处方调剂、药品采购、药品质量控制、制剂研发、临床药学等各方面开展技能和理论带教工作。同时也是军队临床药师培训基地,通过专业化药学服务,开展个体化用药方案设计、药物重整、药学查房、会诊、病例讨论以及用药指导、用药教育,指导住院药师结合临床,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连续三年达到100%通过率。同时,科室为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承担多项课题,近5年带教硕士30名、博士3名、博士后4名,是空军军医大学、华侨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硕博士培养点。
10万+规培生都在关注的公众号
👇👇